无量寿经在线网

柳花飞入正行舟,卧引菱花信碧流:李益《行舟》赏析

发布时间:2023-02-17 06:03:27作者:无量寿经在线网
柳花飞入正行舟,卧引菱花信碧流:李益《行舟》赏析 行舟

李益

柳花飞入正行舟, 卧引菱花信碧流。

闻道风光满扬子, 天晴共上望乡楼。



作者简介:
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陇西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,后迁河南洛阳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

李益祖籍陇西狄道,后迁居河南洛阳。约生于天宝十年(约750年),约卒于文宗大和初年(约830年),享年八十余岁,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之一。

《唐才子传》:大历四年齐映榜进士。这一年(769)科举有长安和洛阳两个考点,齐映为此年状元。《登科记考》:大历四年,进士二十六人。上都,礼部侍郎张渭;东都,留守张延赏。李益到底是在洛阳参加考试还是在长安参加考试,学术界尚有争议。

李益进士及第之后,于大历六年(771)参加制科考试,授官郑县(今陕西华县)主簿。有《华山南岳》《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》等诗。

三年满秩后,从大历九年(774)至大历十二年(777),李益西游凤翔,到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幕府任职。参与了大历九年郭子仪、李抱玉、马璘、朱泚分统诸道兵八万的防秋军事行动。写下了《从军有苦乐行》等诗。

大历十二年李抱玉去世后,李益赴渭北。期间可能到过灵武,后转回内地。

建中元年(780)深秋或初冬,李益再次到灵武,依附朔方节度使崔宁。期间写下了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《祝殇辞》《军次阳城烽舍北流泉》《从军北征》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》《塞下曲三首》等著名诗歌。

建中四年(782)李益在长安,再次参加制科考试,登第。徐松《登科记考》:“建中四年,李益、韦绶登拔萃科。”

贞元十二年(798)到元和元年(806),李益到幽州刘济幕府。

元和初,宪宗召李益回京,任都官郎中。后官中书舍人,后出为河南尹,后转为秘书少监,元和八年后,转太子右庶子,元和十五年后,为右散骑常侍。太和初,以礼部尚书致仕。

赏析一:

这是一首抒写游于思乡情怀的诗作。一般写思乡情深之作,不免有哀婉之辞,但这首诗却以悠闲之笔写出一段淡淡的乡愁,读来别有一番情韵。

一叶小舟行驶在扬子江中,岸上绿柳飞絮,沾襟惹鬓;诗人斜卧舟中,在赏识着那随波荡漾的点点红菱。看来诗人悠闲得很。然而,面对这江水碧澄、红菱泛波的明媚春色,诗人为什么毫不动容?莫非那随风入怀的柳絮,使他回忆起"杨柳依依"的离乡之日?莫非一年一度的春色使他想到久羁异乡的处境?细心的读者在细研诗意之时,心中不免会生出这些疑窦。

如果说,读前两句时读者的疑窦还是一种敏感的猜测,那么后两句诗则给了一个明证。"闻道风光满扬子".春到扬子,人所共见,诗人却只是听人道来,可见他对这大好春光是既不想看,也不愿看,毫无兴趣的了。难怪他斜卧舟头,不理会那撩人的红菱碧波哩!那么他行舟江上又是为何呢?"天晴共上望乡楼",原来诗人是被一腔乡愁所驱而来到江上的。怪不得那善解人意的柳絮会逐舟而来,扑入游子的襟怀!"天晴"二字大有深意。晴天丽日正是游春的大好时日,诗人却要趁着此际登楼望乡,也许他以为天晴气爽,可以极目千里、望断云天吧?尽管诗人没有明说,读者却可以体会到他的用心。

读罢全话,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位独卧舟头,百无聊赖的诗人形象,在扬子江的烂漫春光中,他显得多么孤寂啊!我们不准从中品出一丝落寞惆怅的苦味。

赏析二:

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,读后有余味,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。

前两句写景。舟行扬子江中,岸上柳絮飘来,沾襟惹鬓;诗人斜卧舟中,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。粗粗看来,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,仔细品味,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。春回大地,绿柳飘絮,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,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,却常常因为“又是一年春好处”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念。何况,柳枝还是古人赠别的信物,柳花入怀,自然会撩惹游子乡思的愁绪。

如果说,诗人这种思乡的愁绪在前两句里表达得尚属含蓄,不易使人体察,那么,后两句就表露得比较明显了。“闻道风光满扬子”这一句是说,诗人自己思乡心切,愁绪萦怀,没有观赏风景的兴致,“风光满扬子”只是听人所道,他不想看,也不愿看,因为他身处江南,神驰塞北(诗人故乡在陇西姑臧),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赏心悦目,反倒只能增其乡思愁绪。类似这样的情状,我们在古代的优秀诗词当中是常常可以见到的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《武陵春》一词中写到:“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泛轻舟;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、许多愁。”同样是闻道春光好,同样是自身愁绪多,一个终于没有去,一个尽管去了,但根本无心赏景。所取态度虽殊,感情表达的效果却是同样深切的。

既然舟行扬子江,不是为了赏景,那又为何而来呢?第四句作了回答:“天晴共上望乡楼”。原来诗人是为登楼望乡而来。但读诗至此,读者心里不免又生出许多新的疑问:为什么要在“风光满扬子”的“晴天”才登楼望乡呢?诗中没有明说,留给读者去想象、体会、玩味。或许是,古时别家出走多在岁寒过后,当物华又换,春光再满时,游子的乡思倍切吧?或许是,风光明媚的晴天丽日,空气清朗,登楼望乡,可极目千里吧?所有这些,尽管没有写出,却比明白形诸文字更丰富,更耐人寻味。这正是这首绝句的神到之处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无量寿经全文

  • 无量寿经注音

  • 无量寿经注释

版权所有:无量寿经在线网